法國17歲非裔少年納埃爾在巴黎市郊遭警察近距離射殺後,全國多地連續數天爆發的反對警察暴力示威並引發社會騷亂,繼續蔓延至法國其他地區,迄今約2400人被捕。在騷亂中被拘留的2400人平均年齡為17歲,約30%是未成年人,有些人年僅13歲。
在法国,非洲移民众多,经常抱怨遭遇种族歧视,心头早有怒火。法国警察犯了最不该犯的错误,惹了最不该惹的人群。很多法国人平时有怨气,这次一股脑发作出来。
法國街頭騷亂已有多年歷史。因為失業率居高不下,種族關係緊張,法國一些地區犯罪率較高,年輕人經常與警察發生衝突,而法國警察又以對騷亂採取殘酷、零容忍的政策聞名。
在警民關係惡化的背後,凸顯出法國等歐洲國家政府公信力的下降。在相對落後的社區,民眾認為社會不公正的心態較為強烈,特別是對警察執法時採用雙重標準十分反感。有觀點認為,生活水平的緩慢發展激化了民眾對政府的負面觀感。
現在的法國,感覺就像坐在一座火山口。
讓其他歐洲國家倒吸一口涼氣的是,地火在地下運動,他們也開始遭遇劫難。
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,類似的一幕發生了,暴徒打砸搶,汽車被點燃,據說100多人被逮捕。
毗鄰法國的瑞士,平靜也被打破,同樣出現了騷亂的跡象。
以至於有人在推特上感嘆:騷亂從法國擴散到了比利時,應該不會多長時間,荷蘭與德國也會發生了吧?
當前不僅在法國,整個歐洲都正經歷一個不穩定期,經濟面臨衰退,不少國家通脹高企、物價飛漲,歐洲整體陷入困境。整個歐洲內部和外部政治分歧加劇,難民危機等問題引發社會動盪。俄烏衝突對歐洲地區安全及秩序的影響和衝擊已充分顯現。
在政治層面,歐洲內部存在不同觀點,使得歐盟在對俄政策、對烏援助等方面難以達成一致和有效行動;在經濟層面,歐洲能源供應、貿易往來和投資合作等受到干擾,對俄製裁和對烏援助亦增加歐洲國家財政赤字和債務負擔;在安全層面,戰爭持續加劇歐洲國家緊張感,使得歐洲國家不得不加強軍事防禦和支出,重新審視北約作用和地位;而在社會層面,人員流動、供應鏈中斷、失業增加等問題使得社會動盪加劇。